在中國人民大學,不少人聽過關于高銘暄教授的一則小故事。一次,這位90多歲高齡的老先生要為青年教師做一場講座。有人注意到,他16頁的手稿上,滿是修改痕迹。原來,他為了這次活動,前一夜改稿到淩晨兩點。雖然講座主題與以往大緻相同,但他備課仍一絲不苟:“每次聽的人都不同,當然要重新整理。”這位獲得“人民教育家”國家榮譽稱号的名師,不僅用學識培養了一批英才,也用言行、品格影響了衆多青年學子。
師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。前不久,習近平總書記在緻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中,深刻闡釋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,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“言為士則、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”。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、做好“經師”,又涵養德行、成為“人師”,努力做精于“傳道授業解惑”的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的統一者。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中國傳統文化倡導教師既要“言傳”,也要“身教”。好的老師,不僅是學生學業上的領路人,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好榜樣。談及教師職業,紮根鄉村的雲南省“最美教師”馬瓊郭說:“小時候驚歎老師博學多才,上能當‘法官’、下能修課桌,也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用情,這讓我萌發了成為一名教師的人生理想。”在求學曆程中,許多人因受到優秀教師的影響而明晰了人生目标、努力方向。廣大教師率先垂範、以身作則,才能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,特别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。
學高為師,德高為範。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。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,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、以德立身的楷模。用科技為荒山帶來蒼翠的李保國,紮根貧困地區、獻身教育扶貧的張桂梅,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,全國各地發揮餘熱的“銀齡教師”……新時代,一大批優秀教師不斷湧現。他們用行動诠釋了什麼是“學為人師、行為世範”,感染了更多青年教師,影響了無數學生。實踐證明,有大德的老師才能教出有大志、有大我的學生,才能在傳道授業中引人以大道、啟人以大智,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。
師德是深厚的知識修養和文化品位的體現,需要在實踐中教育培養,更需要教師加強自我修養。“教師是給學生點亮人生明燈的,當然首先要自己心中有太陽”“再忙再累,不能忘記自身的修為”,“人民教育家”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、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于漪,一輩子做老師,一輩子學做老師,躬耕教學事業不敢有絲毫懈怠,始終堅持學習、提升自我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,新征程上更需廣大教師崇德修身、嚴以律己,既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,也拓展學生的精神世界,努力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、世人效法的榜樣。
教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。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,激勵廣大教師陶冶言為士則、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,努力做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相統一的“大先生”,必将為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、提供堅實人才保障。(彭飛)